【食用安全】外帶壽司漆黑中見大蝦發藍光 台灣爭鮮回應:無添加螢光劑

食用安全

發布時間: 2023/05/09 18:12

分享:

分享:

台灣女子外帶爭鮮壽司,意外在漆黑中發現大蝦、白飯發藍光。

壽司刺身是不少人喜愛的食物,但相信大部分人都未必見過,壽司竟然會在漆黑中發光。日前台灣一名女顧客在網上發文,指自己在知名連鎖外帶壽司店「爭鮮」購入一盒壽司,意外發現大蝦及白飯也發光。事件在網絡上引發討論,有網民形容此為「藍眼淚壽司」。而台灣爭鮮事後也發聲明回應事件,強調食材經檢驗合格,絕無添加螢光劑。

最新影片:

綜合台媒報道,一名女網民在Facebook群組「爆料公社」發文,指自己上周四(4日)晚上在一間爭鮮外帶壽司店,買了一盒壽司,「發現大蝦蝦壽司會莫名發光…連白飯也發光…可是小蝦卻沒有…」事主不解食材為何會發光,事件引起網民熱烈討論,有人更形容是「藍眼淚壽司」。

點擊圖片放大
+4
+3

而事主其後也更新帖文,指自己向爭鮮客服反映事件,獲回覆指「蝦是吃了浮游生物造成此現象」;並強調「門市人員有SOP(標準運作程序)定時確認溫度範圍」;又表示會「加強稽核確認食物保存溫度狀況」。

台灣衛生局表示會派員到餐廳了解入貨情形,確認食物安全品質。而台灣爭鮮後續也發聲明回應事件,表示經過SGS測試,強調涉事批次的赤蝦,在沙門氏菌、單核球增多性李斯特菌、腸炎弧菌等項目上,均顯示為陰性反應,無危害人體菌種。而供應商也強調,所用赤蝦未添加螢光增白劑。

爭鮮回應,自然界中許多物質能產生螢光反應,食品也是。至於赤蝦本身含有螢光物質,在366NM波長下,蝦殼呈現強烈紫色螢光反應,蝦肉則會略帶藍色,但並非額外添加人工螢光增白劑所致。

其實壽司在黑暗中發光,並非首次發生的事情。Thei食品與健康科學學系副教授方麗影博士,曾就同類型事件回應TOPick,表示魚肉表面的黏液,很大機會會導致出現反光現象:

皆因大多魚含約7成以上水份,還有豐富蛋白質和不飽和脂肪酸。而深海魚片含油份較高,當魚塊切好後,表面出現這層魚油黏液,繼而出現反光現象,是有可能的。

而泰國早前亦有網民外賣了一盒壽司回家進食,結果發現其中一件壽司上的鮮蝦,竟在黑暗中發光。泰國朱拉隆功大學科學系生物學講師乍薩達博士,當時就壽司蝦發光,提出3個可能原因:

  • 壽司蝦可能受發光細菌感染所致,例如是螢光假單胞菌(Pseudomonas fluorescens)、費氏弧菌(Vibrio fischeri)等。
  • 魚類被捕獲前,可能進食了浮游動物或浮游藻類生物。
  • 亦有可能是店家製作壽司時,添加了一些化學物質,例如以磷為成分的食品添加劑。

乍薩達強調,以上3點只是他個人推測,提醒民眾如遇到類似情況時立即停止食用,以免不慎進食受感染的食物。

HKET App已全面升級,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、健康、娛樂、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影片。立即下載︰https://onelink.to/f92q4m

【ET Club會員積分獎賞計劃】用App換獎賞︰https://onelink.to/keyuqm

立即參加TOPick全港英文作文比賽2023,豐富獎品等緊你!:https://bit.ly/3FSyDTu

責任編輯:羅嘉欣